在牛身上,有一块被老饕私藏多年的“性价比之王”:牡蛎肉(Oyster Blade)。
它位于牛肩胛骨内侧,紧贴肩胛骨的那块肌肉,因形似牡蛎而得名。
也许你觉得听起来很陌生,但你一定吃过。
潮汕火锅里的“匙柄”,日式烧肉的“三筋”,西餐中的“板腱肉”,都是它。
轻轻一煎,表面就泛起金黄,滋滋冒着油花。咬下去的瞬间,肉汁直接爆出来,满嘴都是浓郁的牛肉香。
尤其是中间那条筋,煎得QQ的,越嚼越有味道,给软嫩的肉质添了几分趣味。
展开剩余89%中间有一条筋,非常有辨识度
我们找到一块极优秀的牡蛎肉,来自澳洲Rangers Valley牧场(世界顶级雪花牛肉供应商),达到了M3等级。
这意味着它的油花分布恰到好处,既保证了浓郁多汁的口感,又不会过于肥腻。
相比西冷、菲力等经典部位,价格便宜一半,但味道一点不打折。
最夸张的是,我们拿它和更贵的牛排比着吃,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这块牡蛎肉反而更柔嫩。
现在每次煎这块牛排,都有种"捡到宝"的感觉。
并且因为直接和牧场合作,供应量足够大,同时省去了中间环节的层层加码,既保证了品质又控制了成本。
10片装适合日常享用,15片装更实惠;算下来一片只要18块多。
筋络锁住汁水,
“独家美味密码”
牡蛎肉位于牛肩胛骨内侧,是牛平时活动较少的深层肌肉。
因此肉质比腿肉细腻,又比完全静止的腰脊肉多了一丝嚼劲。
更显著的特征,就是牡蛎肉里贯穿肌肉的“三条筋络”。
仔细看这块牡蛎肉的横切面,会发现一个精妙的结构:细嫩的肌肉纤维之间,贯穿着一组独特的结缔组织网络。
最显眼的是中央那条粗壮的主筋腱,两侧还分布着细密的肌间筋膜。
想象一下,这块肉就像个结构极其聪明的三明治。
高温一煎,这些结缔组织立马收紧,把滚烫的肉汁牢牢锁在每一个肌肉束的小格子里。
因此用刀切开牛排时,能看到肉汁缓缓渗出,每一口都保持着完美的嫩度。
比如吃潮汕火锅时,将牡蛎肉切成薄片,涮煮时筋络会自然卷曲成“匙柄”特有的树叶纹路;
做日式烧肉时,筋络受热收缩的特性,又会形成诱人的“三筋”造型。
图源自网络
不论是煎炸还是煮炖,有些牛肉部位太嫩没嚼头,有些又柴得费牙。
牡蛎肉就显得尤为厉害,嫩得恰到好处,中间的筋又给足了嚼劲,是的牛肉的香味特别浓。
澳洲百年牧场,
M3级雪花牛肉的安心品质
这块牡蛎肉来自澳洲新南威尔士州的 Rangers Valley牧场,成立于19世纪末,是当地历史悠久的牛肉生产商之一。
Rangers Valley牧场曾两次荣获“澳洲最佳育肥场”
牧场位于高海拔地区,气候温和,牧草丰沛,采用谷物饲养270天以上的安格斯牛。
这样的饲养方式让肌肉纤维中形成均匀的脂肪沉积,也就是俗称的“雪花纹”。
M3等级,说明它的油花分布达到了澳洲肉协(MLA)标准中的中等偏上水平。
既能提供足够的脂肪香气,又不会过于肥腻,适合日常家庭烹饪。
对比通常用于高端餐厅的M4-M5,M3的性价比更突出,而相比普通草饲牛肉,它的嫩度和汁水表现更胜一筹。
从牧场到餐桌,每个环节都经过严格把控。
屠宰后的牛肉会经历72小时的专业排酸,然后在-30℃环境下急冻保鲜。这种处理方式最大程度地锁住了肉质的原始风味。
煎炒蒸煮都好吃,
万能百搭食材。
牡蛎肉的烹饪容错率极高,几乎适合所有做法:
煎制和烤制时,简单用盐和黑胡椒调味就足够美味,筋络的存在让肉质即使全熟也不会干柴。
切成薄片涮火锅,短短几秒就能呈现完美的口感,弹嫩不塞牙。
香煎匙柄 by厨友@厨房日记SZ
即可查看食谱
对于喜欢炖煮的厨友,牡蛎肉更是上佳之选。
长时间的加热会让筋络完全软化,肉质变得异常软烂。无论是中式的红烧,还是西式的红酒炖牛肉,都能展现出不同的风味层次。
酱烧牛板腱 by厨友@烹饪玩手
即可查看食谱
这次的包装也很贴心,采用100g/片的分装,一次一包刚刚好,中西餐都能做。
一包肉就能变出花样:早上切片炒饭、中午煎牛排、晚上炖牛肉,怎么吃都香!
再也不用纠结吃什么,随手一煎就是餐厅级美味~
他们也喜欢雪花牛牡蛎肉排。
“很漂亮的牛排,雪花明显,中间的“柄”也很明显的一条,晚上就煎来吃啦,浓郁的牛香味,不用煎太久,这个肉比较小比较薄。”
by 厨友@吭哧吭哧吭哧
“花纹漂亮,肉质非常好鲜嫩多汁,送的烤肉料也好吃。”
by 厨友@小瓶子_bjc0
🎉
! 来点好味道!
澳洲M3雪花牛牡蛎肉排
(额外赠送1包烤肉料)配资论坛开户
发布于:北京市富牛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